{主关键词}
摘要
【经参头版评论:货币政策定向特征将突显 全面降息可能性不大】经济参考报头版刊文称,2019年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但预调微调力度将加大。业内人士表示,货币政策结构性和定向调控特征在2019年将较为明显,全面降准仍有空间,但全面降息可能性不大,不会出现显著宽松和“大水漫灌”现象,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将是政策发力点。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定向调控将成为2019年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特征,其目的也是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经济参考报)
2019年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但预调微调力度将加大。业内人士表示,货币政策结构性和定向调控特征在2019年将较为明显,全面降准仍有空间,但全面降息可能性不大,不会出现显著宽松和“大水漫灌”现象,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将是政策发力点。 12月21日闭幕的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与2017年中央经济会议相比,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了货币政策稳健的总基调,但在一些措辞上出现变化。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对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从“要保持中性”改成了“要松紧适度”,与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关。从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变化总体还是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保持中性能够确保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同时防范金融风险,实现结构性去杠杆。然而,2018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出现稳中有变和变中有忧,这就要求货币政策作出前瞻性、灵活性的调整,调整的方向就是松紧适度。采取逆周期的调整,来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尽管与去年相比,货币政策不再强调稳健“中性”,也未提及“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强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而高杠杆是宏观经济和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继续实施结构性去杠杆。因此,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稳健,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继续引导金融资源从低效领域退出。只有这样,才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真正迈向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定向调控将成为2019年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特征,其目的也是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货币政策会松紧适度,与此同时,结构性特征会比较明显,货币政策要精准、定向。他说,近期央行创设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定向降息”,下调的是定向利率,旨在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如果这一政策工具效果比较好,可以再次使用。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斯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银行间市场整体流动性是相对充裕的,货币市场利率今年以来整体处于下行趋势,但是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因此,加码流动性的效果传导不到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仍然面临融资贵和融资难。“这不是总量问题,因此需要结构性政策发力。”他说。他表示,可以继续采取包括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提供流动性,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盛松成表示,不主张全面下调存贷款利率。“一方面,存贷款利率都已经较低,再下调银行利率银行就没有积极性了,而应该让银行根据市场原则,选择利率浮动幅度;其次,全面下调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对房地产调控也不利。”盛松成也表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因此降准存在空间和潜力。但他也强调,降准不是万能的,货币政策也不是万能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更多其他政策配合,给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松绑,同时提高银行积极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预计明年可能有2-3次降准,且定向降准的概率更大。该报告也称,鉴于贷款利率很可能即将下行、目前存贷款基准利率已是历史最低,预计全面降息的可能性仍不大。 梁斯表示,宏观政策需要协调配合,财政、货币政策应同时发力,解决信贷供给意愿不足和信贷需求意愿不足的问题。如财政推进降税减费措施要落到实处,针对实际情况可以适度放松征管条件为企业营造更好的经营环境,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 盛松成也表示,解决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之中,解决融资难更为紧迫,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发挥政策调控作用,但同时需要靠市场化手段去落实,发挥银行自身意愿和积极性,避免政策“一刀切”。 延伸阅读>>> 货币政策近期两个动向:定向降准可能将近 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 不提“保持中性”重申“松紧适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口径微调 央行调查: 超八成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 连续3季度回升(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DF372)
当前文章:http://www.examony.com/138sm3e/826763-982605-42755.html
发布时间:04:43:44
广州设计公司 246天天好彩玄机资料 246天天好彩玄机资料 二四六天天好彩免费资料大全 二四六天天好彩每期文字资料大全 二四六天天好彩玄机图 二四六天天好彩每期文字资料大全 二四六天天好彩每期文字资料大全 二四六天天好彩免费资料大全 二四六天天好彩每期文字资料大全 246天天好彩玄机资料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中国对境内外企业全面实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王庆凯)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25日公布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下称《清单(2018年版)》,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自此,中国在市场准入领域确立了统一公平的规则体系,真正实现了“非禁即入”。
多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确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中国一项重要的改革和制度创新,是中国深化改革、迈向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集中体现,表明了中国以开放促改革、建立更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勇气和决心。
这份由禁止准入类4项,许可准入类147项,581条具体管理措施构成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一个以清单为基础,以信息公开和动态调整机制为支撑的系统。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助理教授任启明认为,在清单列举的项目外,市场主体都可平等进入,是官方从事前监管转入事中、事后综合监管治理能力的提升;信息公开和动态调整机制则令清单可随着经济发展、市场诉求等进行定期调整,保证了市场监管的合理性。
/*300*250 原生 创建于 2016-03-03*/
&nb层出不穷造句_跑跑资讯站网sp; var cpro_id = "u2540721";
在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李建伟看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确立,能够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和隐性壁垒,平等地赋予各类市场主体更多主动权和在树上唱rap_苏联十月革命网平等权利,激发市场活力。
&nb管理信息系统论文_红色徽章网sp;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王洪松则从法治角度分析了其价值。他认为《清单(2018版)》服务于三个层次的法治目标,一是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落实依法治国的要求;二是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协调;三是如何使法治建设各项成果服务于民众福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王洪松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的市场监管职权设定不明确,市场准入管理措施散见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政府规章中,彼此之间存在不少重叠和冲突。而《清单(2018版)》明确了监管职权设定,重新梳理了法治体系中关于市场准入监管权的规定。比如,《清单(2018)版》只将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设定的市场准入管理措施列入其中,地方政府如需调整,须报国务院批准,不得自行发布市场价格在20万左右的车_初中作文教案网准入负面清单,也不得擅自增减条目。
对于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的意义,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徐善长用“四个有利于”做了总结: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利于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利于推进其他相关方面的改革。
市场负面清单制度在不qq名符号_非可再生资源网少发达国家已施行。中国对境内外企业全面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工科类专业_童颜堂网,是重大制度创新,国际上也尚无现成经验可借鉴。
任启明表示,中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与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不同,是针对中国国内市场中境内外市场主体统一适用的清单。外商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境内市场主体平等地适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管理,“这是中国的创新。”
在任启明看来,这种创新在中国官方有深层次的原因。首先,在市场准入监管权方面,中国长期存在部门或地区间重叠的问题,本次清单为统一监管,明确预期创造了巨大价值;其次,这也是中国官方向外界宣示未来将以改革促开放,建立更高水平市场经济决心的体现。
徐善长指出,下一步,中国将清理清单之外针对市场准入环节的审批事项,明确清单内的审批条件和流程;对国企民企、境内境外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打破各种形式的壁垒,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完)
铜陵招标网热门国内